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日常 > 正文

精益建设(精益建设的核心思想)

2023-11-21 19650 0 评论 工作日常


  

本文目录

  

  1. 如何推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
  2. 如何推进精益管理体系建设
  3. 精益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一、如何推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

强化精益意识。精益思想是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理念。要营造精益文化氛围,通过思想导入、文化宣贯、平台搭建将精益文化精髓融入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中。

  

1、思想导入。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读书荐书活动,组织全员学习精益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导入精益管理思想,加强全员成本意识教育,牢牢把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是内功”的基本定位,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寻找发现改善点。

  

2、文化宣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宣传栏、精益培训等形式,将管理理念、精益思维等内容宣贯到每位员工。

  

3、平台搭建。成立QC小组,促进小组成员沟通、交流,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1、完善精益机制。完善机制是推进精益文化建设的根基,要聚焦精益管理标准化,建立覆盖精益文化全过程的制度体系,通过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以精益价值观为导向的企业准则,为精益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依据。

  

1、细化工作分工。整合优化制度文件,以精益文化理念构建精益文化制度体系,优化关键流程,将精益管理目标与措施按照责任部门、责任岗位逐级分解,建立起职责分工明确、要求清晰的内部运行架构。

  

2、制定企业标准。突出量化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标准,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到工作的计划、实施、评估、改进每一环节,实现精益管理的深入推进。

  

3、活用方法工具。选择适用的方法工具并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确保取得实效。如,开展精益对标,发挥对标管理、成本管控作用,解决管理短板,提高对标精准性;开展自查自纠和管理诊断工作,找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可能存在浪费的关键节点,进行优化改善;发挥业务部门在预算控制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等方式,提高管理效益。

  

2、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岗位标准和流程规范,完善风险管控、考核激励等配套机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使企业管理机制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环节。一是建立目标评价体系。从部门到岗位,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激发员工参与精益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建立评价方法。突出效率、效益持续改进,减少浪费,实现目标与结果的统一。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管理,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和督导,对修改完善的制度和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导向作用,提升工作质量。

  

3、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精益管理激励机制是推进精益管理的动力,合理设置奖项,通过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激励,使员工的改善成果得到认可,激发积极参与精益管理的热情。一是设立基金。对在企业精益管理方面涌现出来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鼓舞员工,营造主动参与、全员改善的精益氛围。二是精神肯定。通过颁发证书、设立精益明星墙等方式,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褒奖和宣传,发挥先进导向作用。三是新增动力。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科技项目申报、立项、验收、评价的标准体系,搭建科技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

  

二、如何推进精益管理体系建设

1、一是精益营销方面。紧密结合市场化改革工作,着力在培育品牌、引导消费、优化提升结构和提升服务效率上下功夫、求突破,打造精益营销新模式,努力争创行业“精益营销”十佳。要努力做到“五个强化,五个实现”,即不断“强化市场导向,实现精准营销;强化品牌培育,实现价值增值;强化优化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强化服务意识,实现顾客满意;强化消费引导,实现结构提升”。

  

2、二是精益物流方面。围绕“精化流程、精确核算、精准运营、精到服务、精细管理”要求,挖掘管理潜能,释放管理效能,为卷烟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加强物流对标工作,科学界定物流费用边际,确保物流费用核算口径全省统一、报表数据真实可比。扎实做好工艺测试、现场管理、对标管理、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等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精益改进项目评比、精益团队创建等活动,在争创行业“精益物流”十佳上取得突破。

  

3、三是精益专卖方面。以专销协同、网格化管理、“APCD”市场检查工作法为抓手,细分客户、细分市场,实现市场管理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管理、由盲目式向精准式检查转变,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为营销环节多创造价值、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4、四是精益机关方面。从提高机关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两方面着手,以增进部门协同为突破点,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着力点,以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为支撑点,全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流程;抓好开源节流,推行节能减排,全面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控制各项重点费用,强化资金运作,稳步提升资金收益;借助干部管理、岗位调整、薪酬激励、教育培训等方式,逐步释放企业人力资源红利;加强“应招尽招、真招实招”保障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全程控制的采购管理体系;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判、持续改进的精益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使精益机关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精益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1、精益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及时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精益管理的目的就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2、“精”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就是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

  

3、作为一个食品企业,应该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优化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成本控制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在以下方面已经有无数的实践证明是取得成效的: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5、精益管理的推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是一场持久战。很多企业的高层往往急于见到成效,刚开始全力拥护精益理念的推广,会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难,现场极容易反弹,于是就产生了怀疑态度,逐渐的失去了信心。中层管理者和员工是最先接触到这些问题的,而高层的态度直接决定他们的行动。

  

6、很多企业过于强调管理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对员工的成长缺乏支持和鼓励,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性,长期以往,逐渐的失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思维下,强调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每个企业以财务关系为界限,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而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则以对手相对待。企业过于强调自身的利润,认为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降低采购成本,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和外购产品合格率的问题。

  

8、新的供应商的开发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出现同一批次的产品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零件,产品的可追溯性不能保证。同时供应商内部的4M变更、工艺变更等是否及时告知也是供应商管理中的难点。

  

9、企业寻找新的供应商进行比价采购,由于供应商的加工能力不同,那么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也就参差不齐,这也必然导致企业自身产品的直通率降低,生产成本变相增加。

  

10、精益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万恶之源”,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但它一方面强调供应对生产的保证,另一方面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但一般企业都会为了保证生产的供应建立一定的库存,于是就出现了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这就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库存也掩盖了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与问题。

  

11、在精益生产推行过程中受传统质量观念的影响,把出现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认为这种概率性的质量问题产生是正常的。这就导致了不合格品率居高不下,设备不能满足工艺加工要求,可动率无法提高。

精益建设(精益建设的核心思想)


复制成功